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自然》杂志揭秘:癌症恶病质导致肌肉萎缩的关键信号路径

发布时间:2023-10-28 11:56:45 258次浏览

在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Bilic等人阐明了外营养不良蛋白A2受体(EDA2R)以及其下游效应因子核因子-κB诱导激酶(NIK)在癌症恶病质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这项发现提示了通过干预EDA2R信号以改善肌肉丢失的干预潜力。

癌症恶病质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其特点是体重减轻、肌肉消瘦和代谢紊乱,影响了癌症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恶病质常出现在各种慢性疾病进展到晚期的时候。由于不同的因素,比如老龄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艾滋病毒和癌症,使得代谢和炎症压力无法应对,进而导致身体处于不适应状态。

《自然》杂志揭秘:癌症恶病质导致肌肉萎缩的关键信号路径2.jpg

近期,德累斯顿大学医院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ctodysplasin A2 receptor-NF-κB-inducing kinase axis: a new player in muscle wasting to cancer cachexia”的论文。这篇研究揭示了癌症恶病质肌肉萎缩中外周异位素A2受体-核因子-κB-诱导激动轴的新角色。

炎症引起的代谢活性分解的常见结果之一是激活NF-κB信号通路。作为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可以激活该通路。当在肌肉中激活时,NF-κB通路会加速蛋白质降解。在脂肪组织中,它通过减少激素敏感的脂肪酶来促进三酯的分解并限制其吸收。

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肺癌和黑色素瘤的模型中,恶病质小鼠的肌肉组织中EDA2R的表达被提高。有趣的是,在恶病质患者的肌肉活检中还发现了胰腺癌和结直肠癌引起的类似上调现象。这一观察不仅指出EDA2R可能在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中介导肌肉丢失的潜在作用,还表明了该发现在临床上的应用可能性。

研究人员发现,肿瘤诱导的肌肉萎缩必须依赖于激活非规范的NF-κB通路的EDA2R-NIK信号通路。与野生型小鼠相比,缺乏EDA2R基因的小鼠(EDA2R-KO)和只在骨骼肌中敲除了NiK基因的小鼠(Myo-Nikko),对肿瘤引起的肌肉丢失表现出一定的抵抗力。

《自然》杂志揭示:癌症恶病质导致肌肉萎缩的关键信号轴1.jpg

机制分析图

考虑到涉及的代谢过程的复杂性,干预措施可能对疾病的发展产生出乎意料和潜在的相反效果。最近进行的临床前研究验证了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因为研究显示生酮饮食可以减缓肿瘤生长,但同时加速了恶病质的扩散,结果导致患者死亡的速度加快。

因此,分析这种代谢谱不仅可以作为改善风险分层和制定药物决策的关键工具,还可以用于监测药理和代谢干预措施的影响,以确保它们不会无意中加重疾病或促进肿瘤进展。

相关推荐

中秋佳节孕妇吃五仁月饼要注意什么,能不能吃月饼呢

如果孕妇的身体健康状况正常,她们是可以食用五仁馅月饼的。然而,并非所有孕妇都适宜食用月饼。首先,糖尿病患者孕妇应避免食用五仁月饼。由于月饼中含有大量油脂和糖分,孕妇本身患有糖尿病,食用一块五仁月饼无疑会加重病情。出于健康和安全的考虑,糖尿病孕妇应禁食五仁月饼。超重的孕妇最好也不要过量食用五仁月饼。由于五仁月饼中糖分和油脂含量较高,并且富含果仁,其热量也相对较高。对于体重已经超过标准的孕妇而言,若再食用高热量月饼,可能导致体重进一步增加,对孕妇和胎儿都没有好处。如果孕妇的体重不超重,适量食用五仁月饼没有太大问题,但仍需注意控制摄入量。此外,脾胃虚弱的孕妇最好避免食用五仁月饼。脾胃虚弱的人食用重油重糖的食物很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即使是适宜食用五仁月饼的孕妇,也应当注意适量食用,并搭配水果和蔬菜食用。当搭配水果时,还应选择低糖分的水果。总体而言,孕妇在选择食用五仁月饼时需要谨慎。根据个人健康状况,糖尿病患者、超重孕妇和脾胃虚弱的孕妇应避免或限制食用五仁月饼,以确保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安全。在任何情况下,孕妇都应注意适量食用并合理搭配其他食物,维持均衡营养的摄入。
124

警惕!支原体肺炎高发,这些症状警示立即就医!

近期,支原体肺炎仍然在高发期间,许多医院的发热门诊每天接待近万名患者。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体,它的体积比细菌小,比病毒大,并且具备了许多细菌的特点。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其潜伏期为2-3周。需要注意的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未必导致肺炎。它常常长期寄居在呼吸道中,导致轻微的呼吸系统感染。大多数人无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症状,只有极少数的感染者会表现出肺炎症状,更少数的人会损害其他器官。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途径1、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存在于携带者咳嗽、打喷嚏和流鼻涕时产生的分泌物中。2、其他的传播方式肺炎支原体也可以通过粪便和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传播。与携带该支原体的衣物、浴巾等物品直接接触也可能导致传播,但这种方式的传染概率相对较低。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1、高热大多数患者的体温升高为中、高度发热(38℃-40℃),通常持续时间超过一周,常见的情况是持续1到2周。2、咳嗽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干咳,随后转变为刺激性、顽固性的剧烈咳嗽,或类似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痰液较少或无痰。听诊时,肺部的状态常与剧烈咳嗽的症状不相符。3、呼吸不畅/呼吸困难大多数病人的意识状态良好,没有出现气短或呼吸困难;然而,婴幼儿的症状较为严重,可能出现喘鸣和呼吸困难。4、皮疹大约25%的儿童在患上支原体肺炎时,会出现明显的肺外损伤症状,比如常见的皮疹。5、严重流感出现意识模糊、持续呕吐以及口唇发绀等状况。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方法有哪些?目前治疗支原体肺炎并没有特效药物,临床上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病情进展快、病灶范围大、病情严重甚至合并肺内外并发症的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而对于患有较重的肺内外并发症,尤其是患有脑炎或脑病的患者,则应该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于患有明显气道堵塞的患者,则支气管干预是最为理想的选择,而适当拍打背部有助于排出痰液,可以帮助肺部炎症的疾病康复。
168

和誉医药创新药物Irpagratinib获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今天(9月25日),和誉医药宣布,他们开发的针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的高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Irpagratinib(ABSK011)已获得美国FDA批准,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进行单药I期临床试验。这项研究已经获得批准,目的是评价ABSK-011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重点人群是FGF19过表达的肝细胞癌(HCC)患者。这是和誉医药在中国以外进行的首个Irpagratinib临床试验。2022年12月,和誉医药发布了Irpagratinib在中国针对FGF19过表达的二线肝细胞癌患者的I期初步结果,显示出出色的安全性和疗效。和誉医药还计划在今年10月的2023年欧洲肿瘤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该I期临床试验的进一步最新结果。与此同时,和誉医药还在中国对FGF19过表达的晚期HCC患者进行Irpagratinib联合抗PD-L1抗体阿替利珠单抗(罗氏制药研制)的II期试验,该试验已于2022年2月完成首例患者的入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数据,2020年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排名第六,每年新增病例数达到90.6万人,其中83.0万人死亡。在美国,新增病例超过42,000例,死亡病例达到31,000例。在我国,肝癌尤为高发,占据了全球范围内近50%的比例,每年新增病例达到41.0万人,病死者达到39.1万人。IARC预测,到2040年,肝癌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将进一步增加。总体来说,肝癌的治疗非常困难,预后不良,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比例高达1:0.9,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作为主要的肝癌类型,肝细胞癌(HCC)占据了原发性肝癌的85%~90%。HCC恶性程度高,大约30%的HCC患者存在FGFR4高表达异常且预后不佳。现有的治疗手段无法满足长期存活的需求,对于HCC的治疗仍然存在巨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有关Irpagratinib(ABSK011)的信息Irpagratinib是一种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小分子抑制剂,旨在治疗晚期实体瘤,特别是那些存在FGFR4信号通路异常(如配体FGF19扩增/过表达、FGFR4突变/扩增/融合等)的晚期HCC、胆管癌和乳腺癌等。FGFR4信号通路是HCC分子靶向治疗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与竞争产品相比,Irpagratinib在效力和抗肿瘤疗效方面表现出更强的作用,并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
123

人体临床试验证实靶向髓系白细胞可逆转前列腺癌抗药性

一项新的研究得出结论,由来自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皇家马斯登NHS基金会以及瑞士肿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发现,在一些前列腺癌患者身上,通过阻止被劫持的髓系白细胞进入肿瘤,可以逆转该癌症产生的抗药性。这意味着阻断肿瘤劫持髓系白细胞的信息可以让一些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重新对治疗产生敏感性,这样可以缩小肿瘤的大小或阻止其继续生长。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10月1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argeting myeloid chemotaxis to reverse prostate cancer therapy resistance”。逆转抗药性该研究首次在人体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通过针对髓系白细胞进行靶向治疗,可以逆转肿瘤抗药性并减缓其进展。肿瘤利用髓系白细胞来促进癌症的生长、进展和抗药性,而这一发现是在过去十年对于髓系白细胞如何产生抗药性的了解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科学突破。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群体中,这些研究人员对AZD5069和恩杂鲁胺的联合应用进行了测试。AZD5069是一种实验性药物,它可以阻止髓系白细胞进入肿瘤组织。恩杂鲁胺则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激素类药物。在对21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评估后,有5人(24%)对治疗有积极反应。这些人的肿瘤尺寸减小了30%以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循环水平急剧下降。PSA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种标志物,通常在癌症患者体内上升。另外,接受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液中髓系白细胞水平也有所下降。治疗后的活组织检查结果还显示肿瘤内髓系白细胞减少。建立在十年研究基础之上这项研究构建在作者们过去十多年来研究髓系白细胞如何促进前列腺癌生长和进展的基础上。这项新的研究起源于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即侵袭性和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液中髓系白细胞的RNA水平要明显升高。1期队列安全临床试验随后,研究者们发现肿瘤内的髓系白细胞被发现进入一种被称为“衰老”的休眠状态,并且变成了“激素工厂”,制造出促进肿瘤生长、分裂和存活的信号。然后,它们向骨髓发出进一步的信号,引导更多的“同谋”髓系白细胞进入肿瘤,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这项新研究首次证实,阻断这一途径在人类前列腺癌患者中具有抗肿瘤活性。这是一种开创性的癌症治疗方法,它的作用是通过破坏癌症生态系统。AZD5069是一种药物,它能够通过阻断髓系白细胞表面上的CXCR2受体,来防止髓系白细胞被招募到肿瘤中。CXCR2是一个重要的受体,它能够接收来自肿瘤中已经存在的髓系白细胞发送的招募信息。这些信息能够促使髓系白细胞移动并浸润到肿瘤等炎症部位。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的实验癌症医学教授JohannDeBono指出,此次研究的重要发现是首次证实,以靶向髓系白细胞而非癌细胞本身的方式,能够减小肿瘤的大小并对患者产生积极效果。这一发现令人激动,也表明我们即将找到一种新的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我们已经在伦敦癌症研究所研究这些髓系白细胞很多年了。十多年前,我们第一次发现这些白细胞在侵袭性更强的肿瘤患者体内升高,并且显示这些肿瘤对药物治疗更抗药。之后,在瑞士肿瘤研究所,AndreaAlimonti教授在实验室研究中证明了这些细胞可以促进前列腺癌的生长,抑制这些细胞可以阻止肿瘤的进展。”“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理论被证实在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骨髓白细胞可能与多种癌症抗药性有关,所以这项研究的影响可能非常广泛,涉及到多种癌症类型。”伦敦癌症研究所首席执行官KristianHelin教授表示:“看到这一创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疗效,真是太好了。作为一种智能的针对肿瘤的新方法,它有助于证明破坏癌症支持性生态系统的原理。我期待该研究的进展,希望它能为前列腺癌患者和其他许多癌症类型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英国前列腺癌协会的主任MatthewHobbs博士表示:“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来说,他们需要一种能够控制病情的治疗方法,以延长生存时间,尽可能改善生活质量。令人悲伤的是,很多男性的癌症对药物治疗产生抗药性,导致许多人不得不过早离世。六年前,我们召集了一些世界顶级专家研究前列腺癌如何利用免疫系统逃避治疗,并探索我们如何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自那时以来,我们经过初步构思、实验室研究,到如今的临床试验,发现了一种全新、安全、有效的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方法,并不会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125

研究揭示癌症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临床意义及治疗干预的影响

近日,在国际知名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上,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王明松/王贤松团队发表了一篇名为《癌症进展中的淋巴结转移——分子机制、临床意义和治疗干预》的综述文章。该文章总结了淋巴结转移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的机制和意义,以及对患者预后和治疗的影响。淋巴结是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到了阻止病原体在全身传播的屏障作用,也能够协调不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恶性肿瘤细胞可以利用淋巴系统,从而在全身范围内快速扩散和传播,就像小偷通过通风管道进入大楼的各个房间一样。该文主要介绍了淋巴结的解剖和生理特征,并概述了肿瘤转移至淋巴结的分子机制。这包括肿瘤细胞如何迁移到淋巴结、调节淋巴管生成、转移前壁龛的形成、淋巴结中肿瘤细胞的代谢适应以及在转移性淋巴结中的免疫逃避等机制。同时,论述了淋巴结转移对患者肿瘤分期、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的重要影响,并整理了当前学界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识别、诊断和治疗策略探索中相关学术争议。该文对淋巴结转移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除了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之外,免疫疗法、靶向治疗方案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精准的治疗选择。近年来,诊疗一体化的策略在淋巴结转移的诊疗中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该文通讯作者是附属九院的胸外科王明松主任医师和组织工程王贤松副研究员。胸外科硕士研究生纪浩然和胡创共同是该文的第一作者。
112

中药行业亦需独特"酱香拿铁",探索发展新路径

在资本市场中,人们习惯将“酒”和“药”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多年来,喝酒和吃药的市场行情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有人常常将一些药企比作“药中的茅台”或者“药中的华为”。近两年来,创新药的发展遇到了困难,仿制药的发展也面临重重阻力,但是中药行业却在逆境中崛起,看起来好像有可能取代创新药,成为受到资本青睐的新宠。因此,有人开始将某某中药企业比作“药界的茅台酒”。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医药行业存在着各种固有的限制,无论是在战略规划、政策监管等方面,中药行业与其他类型的消费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然而,最近茅台频频与多个品牌合作联名,先是与瑞幸咖啡合作推出了备受瞩目的“酱香拿铁”,受到热烈追捧;紧接着又与德芙合作推出了“酒心巧克力”,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但从中流露出了一些与中药行业无关的暗示。虽然中药行业和传统企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中药行业仍然面临着艰难的转型时期。如果说云南白药跨界做牙膏是近年来中药企业转型成功的典范,那么广药白云山与美晨集团合资成立广药白云牙膏公司的情景,试图在云南白药独大的牙膏市场分一杯羹,却反映了大多数药企转型的困境。这个事件引发了关于中药行业是否可以效仿并推出自己版“酱香拿铁”的讨论。中药联名比茅台更受年轻人喜爱众所周知,茅台之所以进行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联名活动,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茅台"这个品牌渐渐失去了兴趣。通过与瑞幸、德芙等品牌的联名合作,旨在改变年轻人对白酒的态度和看法。然而,尽管这个过程确实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关注,但改变年轻人对茅台和白酒的看法并没有像预想的那么容易。根据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去年发布的《年轻人的酒》报告显示,目前仅有11.2%的年轻人喜欢酒精度在30度以上的酒,而在年轻人的饮酒选择中,白酒只占13%的份额,排在葡萄酒、果酒、威士忌和啤酒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今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甚至连生育孩子都有所顾虑,更不用说购买像茅台这样奢侈属性的产品了。与白酒行业截然不同的是,当今年轻人对中药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相关报告显示,随着许多慢性疾病向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年龄在20至29岁之间的群体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比例已经达到了15.3%。这导致年轻人对养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一些年度消费预测报告也显示,养生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消费榜单的第三位,占比高达31.04%。仅次于旅游以及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年轻人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使得各大传统中药品牌和知名中药制造商都纷纷努力接近年轻人群体,不断尝试新的创新和方式,以摆脱外界对传统中药企业的影响。有些零食看起来或许不太健康,但加入了中药成分后,就成为了具有养生价值的食品,例如:中药奶茶、中药蛋糕、补中益气牛肉面、人参熬夜水等等都是如此。这些食品真正地贯彻了“药食同源”的古训,并诠释了年轻人“朋克养生”的核心观念。显而易见,中药行业无需过多宣传。在年轻群体日益严重的健康焦虑下,中药行业已经充满了被年轻人青睐的动力。相比之下,中药行业与白酒行业相比具有天生的优势。中药创新需要多元化,联名或是“大胆尝试”自国家将"创新"确立为全国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以来,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接近"创新"。在医药行业中,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的创新蓬勃发展,但是中药受制于更加复杂的物质基础和药理机制,以及对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估缺乏严格的循证评价的依据,从而导致中药行业的创新能力无法有效满足。中药能否蓬勃发展,仅仅依靠创新研发吗?或许多元化跨界联名也是一种可行之路?实际上,与创新相比,中药行业似乎更倾向于采取多元化发展的策略。其中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跨界转型至化药、生物药、食品、饮料、医美等领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然而,所有的转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自身业务为基础,属于跨领域的产业转型。但是,像“酱香拿铁”这样的联名模式转型却尝试得并不多。就后者而言,中医行业中的典型例子包括东阿阿胶与奈雪的茶合作推出阿胶奶茶、王老吉与好利来合作推出养生蛋糕、昆中药与温氏食品合作推出参苓鸡系列等。这些合作无疑成功地在年轻人中间建立了良好的形象。或许中药行业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研究方面的创新,更需要打破保守思维,勇于在市场营销和生产等多个方面进行大胆尝试。联合合作可能不会直接增加行业的收入,但它能够改变品牌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会为企业开辟未来的新道路。箭在弦上,唯待监管跟上最终,尽管茅台的联名热搜可能为中药行业带来了突破传统界限的机会,但实际上,中药产品与消费品结合的安全性问题可能仍然存在一些限制。毕竟,消费品并非药品,因此如何对其进行监管一直是“中药联名”难以避免的难题。最近的"中医馆买酸梅汤"事件在抖音上变得热门。受到热点驱动,许多年轻女性前往中医馆购买酸梅汤。然而,药房提醒她们:"药物有一定的毒性,不能随便饮用,除非有医生开处方书。"从理论上来说,事实确实如此,医学界也已经有专业人士站出来证明,如果身体有湿气过重、舌苔厚、排便困难或胃酸过多等情况,不宜频繁饮用酸梅汤。但是要注意,酸梅汤并不只有中药店才有,大多数酸性食品都会加重胃酸过多的症状。专家强调,不宜经常饮用这种饮品,过度夸大这类产品或药品的副作用可能是不明智的,这可能只是为了追求热度而夸大其词。至于中药联名产品,只要符合监管机构规定的生产标准,联名就能有效地起到告知作用。或许,可以考虑提醒消费者东阿阿胶与奈雪的茶联合销售时需注意“药物可能有副作用”的教育,再在产品说明书上详细列出禁忌症,也可以考虑在奶茶店派驻一名执业医师,每购买一杯茶进行检查。这样一来,还有哪些便利处方药的意义呢?或者,也可以将所有药品都纳入处方药管理,这样减少一些麻烦。因此,监管部门可能不会对中药行业的跨界合作和联名合作提出太多困难。鼓励中药行业尝试各种创新方式也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所以中药行业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总之,中药行业希望能够出现更多与新时代发展相符的创新中药方式,这是中药行业发展的需求之一。同时,中药行业也需要更多的尝试者,勇于尝试,创造出更多属于中药行业自己的新产品和服务。就像咖啡行业有自己的拿铁一样,中药行业也希望能够有自己的独特产品。
150

29条共识助力肿瘤治疗,全面解析血小板减少症管理策略

目前,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抗肿瘤药物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这些非细胞毒药物也有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的血液学毒性。与化疗药物不同的是,这些药物引发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也不同。因此,对于这些药物的临床管理,同样需要有系统而全面的指南和共识进行指导。为了更好地管理CTRT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我们考虑到以下几点:高质量循证证据的缺失、新型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的上市、CTRT管理模式的复杂多样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肿瘤患者管理模式的变化。基于这些考虑,编写了下列29条共识。1、应根据肿瘤患者导致应根据肿瘤患者导致CTRT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从而对患者发生CTRT的概率及严重程度做好预期和全程管理。2、如果患者在基础情况如果患者在基础情况、原发病和合并症3类中符合的危险因素数量≥2条,则后续抗肿瘤治疗期间发生CTRT的风险较高。3、应结合癌症患者的抗肿瘤治疗方案和自身状态,拟定合适的CTRT防治策略。4、在评估肿瘤患者在评估肿瘤患者CTRT原因时,应分析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障碍、感染、药物作用、输注后紫癜以及微血管血栓等。5、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CTRT,进行升血小板治疗时,可采用输注血小板、rhIL-11rhIL-11、rhTPO、TPO-RA或联合治疗策略或联合治疗策略。6、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CTRT,进行升血小板治疗时,当PLT≥100×109/L或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应及时停药,以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7、应根据CIT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评估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评估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CIT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因血小板计数降低引起化疗延迟和(或)剂量降低,并防止出血事件发生。8、当患者发生CIT时,可采用输注血小板、rhIL-11rhIL-11、rhTPO和TPO-RA治疗或联合治疗策略。9、预防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前提在于对患者化疗周期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具有相对明确的预期,需结合患者自身状态、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及幅度、升血小板治疗的起效时间及应答水平等因素综合判断。10、长期使用化疗药物会导致毒性累积,可能进展为长期骨髓抑制,导致持续性CTRT。对这类患者推荐使用升血小板治疗,达到要求后化疗;如无法达到要求,建议更换化疗方案或降低化疗剂量以减少出血风险。11、部分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可能会使患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继而发生ITP。12、对于奥沙利铂治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需充分评估病因,若确定为继发性ITP则可参考原发性ITP处理。13、血小板减少症是部分靶向治疗药物如PARP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保障治疗按时、足剂量、足疗程进行,建议结合患者具体情建议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判断,并适时给予rhIL-11rhIL-11、rhTPO、TPORA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以保证靶向治疗按时足量进行。14、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继发性ITP,可参考成人原发性可参考成人原发性ITP指南给予相应处理指南给予相应处理。15、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ITP,患者不便接受注射给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使用TPO-RA进行治疗。16、对于放疗导致的对于放疗导致的CTRT,rhIL-11rhIL-11、rhTPO或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可尝试使用TPO-RA进行治疗。17、对于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对于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升血小820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管理专家共识板治疗时应同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作为营养治疗,帮助血小板计数提升。白蛋白可作为肠内营养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18、部分患者可因合并肝脏损伤等原因发生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导致患者血小板分布异常,继而引起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下降。19、对于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导致CTRT的患者,需充分评估病因,除使用常规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考虑脾栓塞术必要时可考虑脾栓塞术、脾脏放疗、泼尼松、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等治疗。20、对于合并肝病的肿瘤患者对于合并肝病的肿瘤患者,若出现血小板减少症需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治疗时,优先推荐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阿伐曲泊帕。21、对于1~2级CTRT患者,可考虑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虑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中医辨证施护。3~4级CTRT患者在应用升血小板药物的基础上,可考虑联合中医药治疗。22、中医药治疗应根据患者体力评分、脏腑功能状态、气血阴阳盛衰程度等进行辨证论治。23、临床实践表明,一些中成药及现代一些中成药及现代中药制剂对于CTRT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宜根据其适应证合理使用,并加强相关研究,以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24、对于评估为CTRT高发生风险的患者,需考虑一级预防治疗。25、预防使用升血小板药物的前提在于对患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进行明确的评估,需结合患者的基础状态、抗肿瘤治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及幅度、升血小板药物的起效时间及应答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26、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时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避免可能导致的血栓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27、由于肿瘤患者自身病理生理学特点的复杂性和抗肿瘤治疗的复杂性,必要时应对肿瘤患者的CTRT进行多学科和动态管理,制定个体化CTRT防治策略。28、建议在疫情常态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对CTRT患者进行远程管理患者进行远程管理。29、相较于rhIL-11rhIL-11和rhTPO以及血小板输注,口服TPO-RA治疗血小板减少在便捷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合于院外管理和远程管理。
189

细胞宿主互作研究:三所院校合作迈出重要一步

在Cell子刊CellHost&Microbe上,来自斯坦福大学、罗马第二大学和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题为《精准微生物干预改善社交行为但不改变自闭症严重程度:一项试验性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研究论文。本研究采用了双盲、随机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旨在测试一种包含罗伊氏乳杆菌(由ATCC-PTA-6475和DSM-17938两种菌株组成)的产品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治疗对患者的整体自闭症严重程度、限制性/重复行为、肠道微生物组组成以及免疫谱均没有产生改变。然而,在社会功能方面,罗伊氏乳杆菌组合显示出显著的改善效果,这种改善在不同的测量中普遍存在。有趣的是,ATCC-PTA-6475菌株可以改善自闭症小鼠模型的社交缺陷,而DSM-17938菌株却不具备这种能力。总而言之,这些研究结果显示,罗伊氏乳杆菌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行为,但对他们的自闭症严重程度没有产生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大脑轴正在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潜在新靶点。然而,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人类微生物治疗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核心症状。一些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肠道微生物谱与神经发育正常儿童存在差异。但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些变化是否导致自闭症症状,或者只是与饮食偏好有关。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通过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可以直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从而改善自闭症儿童的一些行为症状。然而,FMT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寻找供体粪便的困难、缺乏标准化的制备和给药方案,以及需要筛查病原体。因此,该研究团队认为,益生菌(单菌株或菌株组合)可能是一种更好、更安全的治疗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昆士兰大学的研究团队于2021年11月11日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自闭症相关饮食偏好介导了自闭症-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论文》的文章。根据该研究,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的差异是由于自闭症相关的饮食偏好,而不是肠道菌群的差异导致了自闭症。之前对于肠道菌群和自闭症之间的关系完全弄反了,搞错了因果关系。关于肠道菌群在自闭症中的作用,有很多研究认为肠道菌群的差异可能导致自闭症,但这些研究缺乏确凿证据。这项发表在Cell的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研究,旨在弥补之前研究的不足,明确肠道菌群与自闭症之间的关系。在这项Cell研究中,研究者对247名年龄介于2至17岁的儿童的粪便样本进行了分析。这些样本来自确定患有自闭症的99名儿童、与自闭症患者有兄弟姐妹关系的51名儿童,以及与自闭症无关的97名正常儿童。经分析发现,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自闭症与肠道菌群直接相关,但是研究发现自闭症与饮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自闭症与饮食多样性不足以及饮食质量差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此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自闭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自闭症的基因评分也与饮食多样性不足有关。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简单且直观的模型:自闭症相关的特征会影响饮食偏好,而这种饮食偏好反过来又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并且也会导致自闭症儿童容易出现肠胃问题。这份在Cell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可以忽略自闭症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直接关联。研究团队认为,自闭症儿童挑食的饮食偏好会导致饮食多样性较低,进而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导致肠胃问题例如腹泻的发生。换句话说,并非肠道菌群的变化导致自闭症出现,而是自闭症儿童的饮食偏好引起了肠道菌群的变化。因此,研究团队提出,不应当称肠道菌群是自闭症的推动因素。
267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