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非遗传机制肺癌治疗的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3-10-18 15:41:54 111次浏览

近日,在美国最大的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之一的City of Hope以及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一项关于肺癌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该研究发现,非遗传机制在影响肺癌患者对某种癌症疗法的耐药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该研究团队的重点是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抗癌药物sotorasib的耐药性。sotorasib通过抑制一种名为KRAS G12C的蛋白质特定突变来阻止癌细胞的不受控制生长。

非遗传机制肺癌治疗的新突破.jpg

研究结果显示,最初,大多数肿瘤细胞对sotorasib都非常敏感。然而,一些细胞通过非遗传机制实现了对该疗法的耐受性,而非通过基因突变或操纵KRAS-Sotorasib相互作用网络来实现。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停止使用sotorasib治疗后,肿瘤细胞会重新变得敏感,这表明这种耐药性是可逆的,并且由非遗传机制驱动。

然而,如果患者持续接受治疗,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对药物的永久性耐药。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将sotorasib与一种名为卡非佐米(carfilzomib)的抗癌疗法联合使用,已经具有基因突变的NSCLC细胞中的耐药性可以得到解决。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卡非佐米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癌症。卡非佐米与索托拉西有协同作用,并且再次涉及非遗传机制。

在许多癌症类型中,KRAS蛋白质都会发生突变,其中约有30%的NSCLC患者存在这种突变。像sotorasib这样专门针对突变KRAS蛋白质的小分子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一线治疗,并且通常具有初期的有效性。然而,治疗效果最终会下降,这表明肿瘤已经产生了耐药性。这种耐药性可能是先天性的,即存在于药物暴露之前具备对抗毒性治疗作用的突变,也可能是后天获得的,即治疗诱导的突变导致的。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突变的潜在机制主要是遗传性的。然而,Salgia博士和他的团队通过这项研究结果,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遗传机制可能不是治疗耐受性的唯一驱动因素。

这项研究的结果强调了遗传和非遗传机制在癌症治疗耐药性中的相互关系,并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机会,特别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耐药性。这些结果具有独特性,因为KRAS分子的灵活性可能会影响治疗反应的观念以前并未受到重视。例如,对sotorasib的耐药性并不一定会转化为对另一种KRAS抑制剂adagrasib的耐药性。这一发现表明,通过采用替代治疗方法,sotorasib引起的变化可能不会阻碍与其他疗法的作用。最后,Salgia等人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潜在的替代治疗策略,例如卡非佐米和索托拉西的组合,用于治疗对治疗具有挑战性和难治性的NSCLC KRAS G12C 肿瘤。这意味着了解患者对何种治疗方式具有抵抗性,是个性化治疗的关键。

基于这些令人兴奋的临床结果,City of Hope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展一项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这种组合治疗的有效性。这将为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尤其是那些面临耐药性挑战的患者。

这项研究的突破不仅对科学界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患者和医疗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肺癌治疗耐药性的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这家生成式AI制药公司获英伟达认可,完成2.73亿美元C轮融资,利用AI技术推动药物研发

最近,Generate:Biomedicines宣布已完成2.73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也是今年生物技术领域最大规模的一次融资。自2020年以来,该公司总共获得了近7亿美元的投资。这笔最新融资将用于支持该公司的候选药物进行首次人体临床试验,候选药物具备广谱SARS-CoV-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同时还将支持之后的多个临床试验申请。除了FlagshipPioneer和B轮的所有投资方,此次融资还吸引了很多新的投资者,包括制药巨头安进(Amgen)和人工智能计算领先企业英伟达(NVIDIA)。2017年,MollyGibson博士辞去了在微生物制药公司KaleidoBiosciences的职位,并加入了著名的生物医药风投公司FlagshipPioneering。她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重新思考药物开发过程中生物学的主要推动力。在当前阶段,生物物理学主导了蛋白质科学领域,这是我们理解和设计蛋白质的唯一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着可扩展性和脆弱性问题。据MollyGibson所说,如果我们能够从大量蛋白质序列中学习到赋予其功能的自然规律,然后生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蛋白质,那么我们几乎可以重新构想整个药物发现的过程。因此,MollyGibson和GevorgGrigoryan于2018年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Generate:Biomedicines的公司。该公司的目标是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来揭示蛋白质序列、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全新的方式设计蛋白质,并定制蛋白质疗法,以改善肿瘤学、免疫学和传染病等领域的药物开发。左边是MollyGibson,右边是GevorgGrigoryan。2020年9月,Generate:Biomedicines成功获得FlagshipPioneering注资5千万美元。2021年11月,该公司完成了3.7亿美元的B轮融资,并与安进公司达成了19亿美元的合作。到了2023年9月,该公司又成功完成了2.73亿美元的C轮融资。成立已经有5年了,并且已经推出了17个管线项目。这家创立仅有5年的公司似乎已经实现了他们最初设立的目标。他们的首个人体临床试验已经开始进行,这个被称为GB-0669的候选药物是一种专门针对SARS-CoV-2刺突蛋白高度保守区域的单克隆抗体。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提交用于治疗哮喘的抗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单克隆抗体的临床试验申请,预计不久后将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据报道,该公司C轮融资将用于支持其当前的17个研发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涉及免疫学、感染性疾病和肿瘤学等三个治疗领域。从构思到实践2021年3月,一直担任默沙东高管多年的MikeNally加入Generate:Biomedicines,担任首席执行官。过去两年里,他领导公司从两位创始人MollyGibson和GevorgGrigoryan的初始构想和进展中真正建立了一家公司,展示了从头开始生成治疗性抗体的能力,搭建了可重复且健壮的生产管道,并先后完成了3.7亿美元和2.73亿美元的大额融资,与安进公司达成了总额高达19亿美元的合作,并计划在今年展开两项临床试验。MikeNally一款具有泛SARS-CoV-2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是Biomedicines公司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的首个项目。由于该抗体针对SARS-CoV-2刺突蛋白的高度保守区域,因此对新出现的变异株也能够起效。这个新项目在MikeNally的领导下仅用了16个月从一个初始想法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该候选疗法的目标是帮助那些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这一人群约占全球人口的2%。MikeNally已经表明,该公司计划今年提交临床试验申请,以测试用于治疗哮喘的抗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单克隆抗体。这种疗法有望成为最佳治疗方法。该单克隆抗体与TSLP的亲和性已经从皮摩尔增加到了飞摩尔水平。Generate:Biomedicines不仅与制药巨头安进(Amgen)合作,还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建立合作关系,通过AI技术加速癌症疗法的开发。据预计,这次合作将每年带来10个项目。将人工智能与湿实验结合起来Biomedicines的技术包含着两个核心组件。第一个组件是基于蛋白质的从头设计,即通过计算机提出具有结合特异性的蛋白序列,无需预先对感兴趣的靶标结合进行知识分析,而且不仅局限于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第二个组件是对蛋白序列的优化。虽然计算出蛋白质的序列是一方面,但要使其成为可行的治疗方法则是另一方面,这需要充分了解蛋白质的结合亲和力、免疫原性和可制造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enerate:Biomedicines开发了一种优化方法,使他们能够获得原始的天然蛋白质,并将其转化为可用于针对特定目标的治疗方法。MollyGibson表示,我们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早期实验,成功创造了超过一百万种在自然界中从未存在过的蛋白质。团队还对其中一些蛋白质进行了测试,通过使用冷冻电镜技术和湿实验技术,确认了这些全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例如,我们成功从头设计出了一种比以前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好50倍的新型蛋白质。Biomedicines是一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但他们始终保留对实验生物学的尊重。实际上,该公司拥有与湿实验相关的科学家和干实验相关的科学家一样多。此外,他们还在今年6月份建立了一个先进的冷冻电镜实验室,以加快生成式AI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进程。MikeNally表示,公司认为冷冻电镜非常重要。建立冷冻电镜实验室将为公司的专有机器学习模型增加一个强大的新工具,用于确定蛋白质结构。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药物与预期靶标的相互作用方式,并加快药物发现过程。此外,在治疗蛋白领域,这也将为公司提供竞争优势。
135

泽璟制药与多纳非尼联合治疗实体肿瘤的临床试验获批

泽璟制药近日收到了国家药监局的通知,他们的新药ZG005粉针剂与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联合用于实体肿瘤的临床试验已经获得了批准。这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将会开启肿瘤治疗的新篇章,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ZG005是一种重组人源化抗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粉针剂,它是一种创新型的肿瘤免疫治疗生物制品。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PD-1和TIGIT的信号通路,从而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产生协同增强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在临床前的研究中,ZG005显示出了显著且长效的抗肿瘤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优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因此,它有望成为治疗实体瘤的创新型生物制品。多纳非尼是泽璟制药自主研发的一种口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物。这种药物已经被证明是一个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患者可及和风险获益平衡良好的靶向治疗新药。多纳非尼目前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和进展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除此之外,多纳非尼还被纳入到了多个肝癌治疗领域的指南/共识中,这充分证明了它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价值。这次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ZG005和多纳非尼联合使用治疗实体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这种联合使用的策略可以发挥两种药物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我们期待着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能够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总的来说,这次临床试验的批准是泽璟制药和多纳非尼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我们期待着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能够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111

29条共识助力肿瘤治疗,全面解析血小板减少症管理策略

目前,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抗肿瘤药物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这些非细胞毒药物也有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的血液学毒性。与化疗药物不同的是,这些药物引发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也不同。因此,对于这些药物的临床管理,同样需要有系统而全面的指南和共识进行指导。为了更好地管理CTRT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我们考虑到以下几点:高质量循证证据的缺失、新型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的上市、CTRT管理模式的复杂多样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肿瘤患者管理模式的变化。基于这些考虑,编写了下列29条共识。1、应根据肿瘤患者导致应根据肿瘤患者导致CTRT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从而对患者发生CTRT的概率及严重程度做好预期和全程管理。2、如果患者在基础情况如果患者在基础情况、原发病和合并症3类中符合的危险因素数量≥2条,则后续抗肿瘤治疗期间发生CTRT的风险较高。3、应结合癌症患者的抗肿瘤治疗方案和自身状态,拟定合适的CTRT防治策略。4、在评估肿瘤患者在评估肿瘤患者CTRT原因时,应分析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障碍、感染、药物作用、输注后紫癜以及微血管血栓等。5、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CTRT,进行升血小板治疗时,可采用输注血小板、rhIL-11rhIL-11、rhTPO、TPO-RA或联合治疗策略或联合治疗策略。6、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CTRT,进行升血小板治疗时,当PLT≥100×109/L或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应及时停药,以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7、应根据CIT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评估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评估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CIT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因血小板计数降低引起化疗延迟和(或)剂量降低,并防止出血事件发生。8、当患者发生CIT时,可采用输注血小板、rhIL-11rhIL-11、rhTPO和TPO-RA治疗或联合治疗策略。9、预防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前提在于对患者化疗周期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具有相对明确的预期,需结合患者自身状态、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及幅度、升血小板治疗的起效时间及应答水平等因素综合判断。10、长期使用化疗药物会导致毒性累积,可能进展为长期骨髓抑制,导致持续性CTRT。对这类患者推荐使用升血小板治疗,达到要求后化疗;如无法达到要求,建议更换化疗方案或降低化疗剂量以减少出血风险。11、部分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可能会使患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继而发生ITP。12、对于奥沙利铂治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需充分评估病因,若确定为继发性ITP则可参考原发性ITP处理。13、血小板减少症是部分靶向治疗药物如PARP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保障治疗按时、足剂量、足疗程进行,建议结合患者具体情建议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判断,并适时给予rhIL-11rhIL-11、rhTPO、TPORA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以保证靶向治疗按时足量进行。14、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继发性ITP,可参考成人原发性可参考成人原发性ITP指南给予相应处理指南给予相应处理。15、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ITP,患者不便接受注射给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使用TPO-RA进行治疗。16、对于放疗导致的对于放疗导致的CTRT,rhIL-11rhIL-11、rhTPO或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可尝试使用TPO-RA进行治疗。17、对于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对于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升血小820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管理专家共识板治疗时应同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作为营养治疗,帮助血小板计数提升。白蛋白可作为肠内营养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18、部分患者可因合并肝脏损伤等原因发生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导致患者血小板分布异常,继而引起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下降。19、对于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导致CTRT的患者,需充分评估病因,除使用常规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考虑脾栓塞术必要时可考虑脾栓塞术、脾脏放疗、泼尼松、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等治疗。20、对于合并肝病的肿瘤患者对于合并肝病的肿瘤患者,若出现血小板减少症需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治疗时,优先推荐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阿伐曲泊帕。21、对于1~2级CTRT患者,可考虑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虑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中医辨证施护。3~4级CTRT患者在应用升血小板药物的基础上,可考虑联合中医药治疗。22、中医药治疗应根据患者体力评分、脏腑功能状态、气血阴阳盛衰程度等进行辨证论治。23、临床实践表明,一些中成药及现代一些中成药及现代中药制剂对于CTRT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宜根据其适应证合理使用,并加强相关研究,以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24、对于评估为CTRT高发生风险的患者,需考虑一级预防治疗。25、预防使用升血小板药物的前提在于对患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进行明确的评估,需结合患者的基础状态、抗肿瘤治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及幅度、升血小板药物的起效时间及应答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26、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时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避免可能导致的血栓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27、由于肿瘤患者自身病理生理学特点的复杂性和抗肿瘤治疗的复杂性,必要时应对肿瘤患者的CTRT进行多学科和动态管理,制定个体化CTRT防治策略。28、建议在疫情常态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对CTRT患者进行远程管理患者进行远程管理。29、相较于rhIL-11rhIL-11和rhTPO以及血小板输注,口服TPO-RA治疗血小板减少在便捷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合于院外管理和远程管理。
189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研究者揭示骨髓免疫细胞与肥胖的关系

肥胖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会导致代谢紊乱和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包括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多种癌症。目前,肥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干预以及减肥手术。然而,尽管其中很多治疗方法最初是有效的,但体重减轻的保持却非常困难,大多数人会在明显减轻体重后迅速反弹。因此,肥胖者在减肥后体重的恢复一直是治疗的一个重大挑战。最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研究者在《Cell Metab.》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Bone marrow immune cells respond to fluctuating nutritional stress to constrain weight regain”。该研究发现,体重减轻后,在小鼠和人类的骨髓中会积累CD7+单核细胞,这些细胞会浸润到白色脂肪组织中,并通过分泌FGL2来促进米色脂肪的生成,进而抑制体重的恢复。而FLT3L的刺激可以使静止的CD7+单核细胞恢复活力,并抑制体重的恢复。骨髓是循环免疫细胞的重要储存库,也是免疫细胞组织浸润的关键部位。研究表明,肥胖会改变骨髓微环境,导致骨髓的重塑以及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然而,肥胖如何影响免疫细胞在骨髓中的定位以及它们如何相互调节体重的恢复仍然不清楚。研究者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鉴定了在经历了节食诱导的减肥的小鼠和人类的骨髓中,积累了干细胞样的CD7+单核细胞亚群。这些单核细胞在曾经有肥胖史的小鼠和人类的骨髓中会积累,并能成功减肥。而将这些CD7+单核细胞转移到其他小鼠体内可以抑制体重的恢复,而诱导性地消耗CD7+单核细胞则加速了体重的增加。这些特殊的免疫细胞会优先迁移到脂肪组织,并通过分泌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来促进白色脂肪组织变成米色脂肪组织,从而抑制体重的恢复。值得注意的是,在体重减轻后,骨髓的CD7+单核细胞会逐渐处于静止状态,而FLT3配体的刺激则可以恢复这些细胞的活力,并发挥抗肥胖的作用。另外,研究还发现,人类CD7+单核细胞在体重减轻后的一段时间内会逐渐减少,与体重恢复程度呈负相关。综上所述,肥胖后的体重减轻会导致CD7+单核细胞染色质区域的持续表观遗传学变化,从而增强米色脂肪产热,限制体重的恢复。这项研究结果确定了一种由骨髓产生的代谢记忆免疫细胞群,为抵抗明显减肥后的体重反弹提供了潜在方法。
110

西部门诊管理联盟落地成立,推动门诊服务水平提升

近日,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举行的仪式上,西部门诊管理联盟和西部多学科(罕见病)管理联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西部地区的门诊管理服务能力迈入了标准化、连续化、同质化的新阶段。成立仪式在新桥医院举行,新桥医院陈许波副院长发表了致辞,军地副理事单位代表也进行了发言。在仪式上,副理事单位和成员单位进行了联盟授牌和学术交流活动。西部门诊管理联盟由新桥医院门诊部牵头,第一批成员包括14家军队医院和40家地方医院,覆盖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新疆、西藏等地。联盟的重点工作包括门诊规范管理、人才培养和疑难危急重症多学科会诊等领域。通过创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医护专业培训、病例多学科会诊、技术协作、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功能。这将有助于实现分级诊疗模式,让患者在基层得到首诊、常见病和慢性病得到治疗,而疑难危急重症则在上级医院得到专业的诊疗,提升门诊服务质量,造福广大患者。新桥医院门诊部余江主任介绍了联盟的目标和意义,强调了提升西部门诊管理服务水平和疑难重症多学科诊疗能力的重要性。作为重庆市门诊质量控制中心和医学协会门(急)诊管理专委会的主任委员单位,新桥医院门诊部在门诊质量管理和服务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领先的地位。近年来,门诊部在余江主任的领导下,不断探索门诊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以及门诊服务的全链路标准化等特色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另外,门诊部还成立了多学科MDT诊疗中心,组建了专业的MDT专家团队,为复杂、疑难、重症、罕见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次西部门诊管理联盟的成立将为改善西部地区的门诊管理服务水平和疑难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做出重要贡献。联盟的合作将促进学科共建、资源互补和绿色通道的建立,进一步提升门诊服务质量,让更多患者受益。
168

人体临床试验证实靶向髓系白细胞可逆转前列腺癌抗药性

一项新的研究得出结论,由来自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皇家马斯登NHS基金会以及瑞士肿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发现,在一些前列腺癌患者身上,通过阻止被劫持的髓系白细胞进入肿瘤,可以逆转该癌症产生的抗药性。这意味着阻断肿瘤劫持髓系白细胞的信息可以让一些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重新对治疗产生敏感性,这样可以缩小肿瘤的大小或阻止其继续生长。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10月1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argeting myeloid chemotaxis to reverse prostate cancer therapy resistance”。逆转抗药性该研究首次在人体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通过针对髓系白细胞进行靶向治疗,可以逆转肿瘤抗药性并减缓其进展。肿瘤利用髓系白细胞来促进癌症的生长、进展和抗药性,而这一发现是在过去十年对于髓系白细胞如何产生抗药性的了解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科学突破。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群体中,这些研究人员对AZD5069和恩杂鲁胺的联合应用进行了测试。AZD5069是一种实验性药物,它可以阻止髓系白细胞进入肿瘤组织。恩杂鲁胺则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激素类药物。在对21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评估后,有5人(24%)对治疗有积极反应。这些人的肿瘤尺寸减小了30%以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循环水平急剧下降。PSA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种标志物,通常在癌症患者体内上升。另外,接受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液中髓系白细胞水平也有所下降。治疗后的活组织检查结果还显示肿瘤内髓系白细胞减少。建立在十年研究基础之上这项研究构建在作者们过去十多年来研究髓系白细胞如何促进前列腺癌生长和进展的基础上。这项新的研究起源于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即侵袭性和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液中髓系白细胞的RNA水平要明显升高。1期队列安全临床试验随后,研究者们发现肿瘤内的髓系白细胞被发现进入一种被称为“衰老”的休眠状态,并且变成了“激素工厂”,制造出促进肿瘤生长、分裂和存活的信号。然后,它们向骨髓发出进一步的信号,引导更多的“同谋”髓系白细胞进入肿瘤,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这项新研究首次证实,阻断这一途径在人类前列腺癌患者中具有抗肿瘤活性。这是一种开创性的癌症治疗方法,它的作用是通过破坏癌症生态系统。AZD5069是一种药物,它能够通过阻断髓系白细胞表面上的CXCR2受体,来防止髓系白细胞被招募到肿瘤中。CXCR2是一个重要的受体,它能够接收来自肿瘤中已经存在的髓系白细胞发送的招募信息。这些信息能够促使髓系白细胞移动并浸润到肿瘤等炎症部位。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的实验癌症医学教授JohannDeBono指出,此次研究的重要发现是首次证实,以靶向髓系白细胞而非癌细胞本身的方式,能够减小肿瘤的大小并对患者产生积极效果。这一发现令人激动,也表明我们即将找到一种新的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我们已经在伦敦癌症研究所研究这些髓系白细胞很多年了。十多年前,我们第一次发现这些白细胞在侵袭性更强的肿瘤患者体内升高,并且显示这些肿瘤对药物治疗更抗药。之后,在瑞士肿瘤研究所,AndreaAlimonti教授在实验室研究中证明了这些细胞可以促进前列腺癌的生长,抑制这些细胞可以阻止肿瘤的进展。”“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理论被证实在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骨髓白细胞可能与多种癌症抗药性有关,所以这项研究的影响可能非常广泛,涉及到多种癌症类型。”伦敦癌症研究所首席执行官KristianHelin教授表示:“看到这一创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疗效,真是太好了。作为一种智能的针对肿瘤的新方法,它有助于证明破坏癌症支持性生态系统的原理。我期待该研究的进展,希望它能为前列腺癌患者和其他许多癌症类型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英国前列腺癌协会的主任MatthewHobbs博士表示:“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来说,他们需要一种能够控制病情的治疗方法,以延长生存时间,尽可能改善生活质量。令人悲伤的是,很多男性的癌症对药物治疗产生抗药性,导致许多人不得不过早离世。六年前,我们召集了一些世界顶级专家研究前列腺癌如何利用免疫系统逃避治疗,并探索我们如何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自那时以来,我们经过初步构思、实验室研究,到如今的临床试验,发现了一种全新、安全、有效的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方法,并不会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125

经常头晕是什么回事,需要重视什么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生活方式、健康问题和环境因素等。虽然头晕通常是暂时的,但如果经常出现,可能是一个警示信号,需要引起重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经常头晕可能的原因以及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可能的原因:1. 内耳问题: 内耳是平衡的关键组成部分,任何影响内耳功能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头晕。例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问题,会导致短暂的头晕感。2. 低血压: 低血压可能导致不足的血液供应到大脑,从而引发头晕感。这通常发生在起床或突然改变体位时。3. 贫血: 缺乏足够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可能导致贫血,这会减少氧气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包括大脑,从而引起头晕。4. 药物副作用: 一些药物可能导致头晕感,特别是在刚开始使用或剂量调整时。5. 焦虑和压力: 高度的焦虑和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包括头晕感。6. 眼睛问题: 视力问题或眼睛疾病也可能导致头晕,因为视觉是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 其他健康问题: 高血糖、内分泌紊乱、心脏问题和中耳感染等健康问题都可能引起头晕。需要重视的问题:1. 频繁性: 如果头晕问题频繁出现,尤其是长期存在,应该引起关注。经常性的头晕可能是潜在问题的迹象。2. 伴随症状: 需要注意头晕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呕吐、恶心、耳鸣、听力下降、视觉问题或意识丧失等。这些症状可能提供关于潜在原因的线索。3. 突然发生: 突然严重的头晕感可能是一个紧急情况的标志,如中风,需要立即就医。4. 生活方式因素: 考虑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锻炼、睡眠和应对压力的方法。改善这些因素可能有助于减轻头晕感。5. 药物和药物副作用: 如果头晕与特定药物的使用相关,需要咨询医生,以调整治疗方案或寻找替代药物。6.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潜在健康问题,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减轻头晕症状。经常头晕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需要认真对待。理解头晕的可能原因,伴随症状和重要性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及早处理潜在问题的第一步。如果您经历频繁或严重的头晕,建议尽早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意见和治疗建议。不要忽视头晕,因为它可能掩盖着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121

信达生物多款产品纳入苏惠保,报销比例高达90%

近日,“苏惠保2024”发布了它的新版,新版的“苏惠保2024”将苏州本地的创新药纳入自费购药目录,最高赔付比例提高到90%。作为苏州本地企业,信达生物的多个产品也被纳入了苏惠保,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等高发肿瘤的治疗药物。这意味着广大的患者可以以更低的费用享受到一些医保尚未覆盖的药品,真正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在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苏州市医保局指导,苏州市多个部门联合推出了“苏惠保”普惠型医疗保险。该保险已为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和苏州市民提供了多项医疗保障服务,有效减轻了市民的医疗负担。“苏惠保”项目还在推动生物医药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22年,该项目专门设立了苏州创新药械目录,全力支持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作为一种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苏惠保不仅帮助参保人减轻经济负担,还有助于促进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良性竞争,并鼓励企业成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典范。作为一家本土企业,信达生物一直致力于推动创新的生物医药发展,并致力于研发价格适中且高质量的生物药品,以服务全球患者。这次,公司的三款产品成功纳入了苏惠保计划,分别为睿妥®(塞普替尼胶囊)、希冉择®(雷莫西尤单抗)、达伯坦®(佩米替尼片),这些产品覆盖了多种瘤种,如肺癌、甲状腺癌、胃癌、肝癌和胆管癌等。自2011年创立以来,信达生物一直致力于人民健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过去的十二年里,信达生物始终秉持科学善念,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关心患者并关注他们的家庭,致力于让更多人民群众享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健康成果。信达生物积极推动其已上市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前已有十款产品上市,其中五款已被纳入国家医保。同时,公司还发起并参与了多项药品公益援助项目。截至2023年6月,信达生物的患者援助项目已惠及超过16万名一般患者,药物捐赠总价值已达数亿元人民币。在未来,信达生物将继续坚守自身的使命,即开发出价格适宜而高质量的生物药物,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
136

中国药企积极布局中枢神经系统市场,转型升级抢占先机

跨国公司正在急于完成巨额资产并购的目标,忙得不可开交。艾伯维宣布将以每股45美元的价格用现金收购生物科技公司CerevelTherapeutics,该公司专注于神经科学领域。这次收购将使艾伯维获得CerevelTherapeutics的多种潜力候选药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和情绪障碍等多种疾病。总体交易价值约为87亿美元。BMS日前表示将以每股330美元的现金收购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制造商KarunaTherapeutics,并将重点放在KarunaTherapeutics旗下精神分裂症药物KarXT上(机构预计该药物的潜在最高销售额可达到60亿美元)。此次交易的价值达到了140亿美元。两起同月发生的并购案,看似无关,实则千丝万缕相关。因为它们都聚焦于中枢神经系统(CNS)新药领域,未来可能将引发正面冲突。资产陷入巨头的囊中有哪些特点?通过艾伯维和BMS各自的一次收购,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Cerevel和Karuna在其核心产品Emraclidine和KarXT的开发方面进展最迅速,这两款产品均针对精神分裂症,预计未来将展开激烈的竞争。需要注意的是,两项交易的价值分配存在差异。尽管MNC收购Karuna的价格更高,但Karuna公司的大部分价值都集中在已经进入FDA审评阶段的商业化产品KarXT上。而Cerevel的价值分布比较分散,涉及几个主要临床资产,具备平台型交易的特点。1)思路疾病治疗创新公司Cerevel谈到Cerevel的诞生,其来历非常有趣。它是由辉瑞公司分拆出来,并得到了贝恩资本的投资成立的。该公司目前处于临床阶段,拥有多个在研药物资产,包括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的Emraclidine(II期),帕金森症的Tavapadon(III期),以及癫痫的Darigabat(II期)。在几个管道中,Emraclidine备受关注,有潜力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领先疗法。根据2022年12月公布的Emraclidine精神分裂症Ib期临床试验显示:Emraclidine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支持每天口服一次,无需剂量调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对比52%;而竞争对手KarXT在EMERGENT-1试验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对比43%,需要每天口服两次并进行剂量调整。Cerevel进度最快的资产是Tavapadon,该药有望成为全球首个D1/D5选择性部分激动剂。在二期主要临床终点上,Tavapadon表现积极,能够改善运动功能,因此有可能成为早期帕金森病的单一疗法及晚期帕金森病的辅助疗法。此外,癫痫药物Darigabat的二期数据预计将于2024年中期公布。艾伯维计划在2024年中完成对其的收购,这样做是为了谨慎考虑,并等待关键临床结果出来后再做最终决定。2)慈悲Karuna目前处于临床阶段的资产包括两款药物。其中一款是已经申请上市的精神分裂症复方药物组合KarXT,它是通过两款老药有效药物成分的组合而成的。另一款是TRPC4/5抑制剂KAR-2618,是从GoldfinchBio公司获得的,也就是说目前公司唯一的核心自研产品是KarXT。现在,Karuna已经向FDA提交了一份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成年人精神分裂症的KarXT。该申请的PDUFA日期定在2024年9月26日,如果一切顺利,KarXT将成为数十年来首个采用全新机制的精神分裂症疗法。此外,KarXT正在进行多个领域的研究,包括用于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的适应症探索。预计最早将于2025年后公布数据。中枢神经系统(CNS)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和解剖特点,CNS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和挑战。目前,肿瘤和自免是CNS疾病领域的两个主要问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更高要求,CNS也逐渐成为潜在的第三大药物市场。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特别是脑肿瘤在CNS领域占一席之地。脑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研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当下的迫切需求。目前,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主流的脑肿瘤治疗方式,但副作用和治疗效果的局限性使得患者需要更好的选择。自免则是另一个CNS领域的重要问题。自免是指大脑细胞的逐渐退化,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和记忆力减退。老年人是自免的高发人群,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自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尽管目前还没有找到治疗自免的确切方法,但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探索新的药物和疗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基于以上问题,CNS领域成为了非常具有潜力的药物市场。实际上,许多制药公司已经开始研发针对肿瘤和自免的新药和治疗方法。尽管CNS领域的研发和治疗面临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们对CNS相关药物市场的未来持有乐观态度。在今年的Evaluate评选出的最有价值的在研新药TOP10榜单中,令人意外的是默沙东的Sotatercept药物获得了头名,该药物用于治疗罕见病肺动脉高压,而在最火热的肿瘤和自免领域药物中,只有两个和一个药物分别获得了席位。在药物领域,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药物通过Donanemab和KarXT,成为两个上榜药物。这表明它们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潜力。此外,它们在肿瘤和代谢疾病领域也有重要地位,这使得它们成为上榜药物最多的治疗领域之一。说实在的,由于许多重要因素的影响,投资者严重低估了过去几十年来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的潜力。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包括多发性硬化症(MS)、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抑郁症、偏头痛、睡眠障碍等不同类型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口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困扰。以阿尔茨海默症为例,全球患病人数已超过5000万人,其中中国的患者数量更是高达1000万人,是全球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长,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患者数量将达到1.5亿人。根据弗若沙利文的数据,2019年全球的CNS药物市场价值为1245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的规模为296亿美元),位列全球第四。预测未来10-15年,全球和中国的CNS药物市场都将保持稳定且快速增长,到2034年时,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721亿美元,中国市场将达到571亿美元。以往,缺乏有效药物限制了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市场的快速发展。药物缺乏的直接原因是研发成功率低下。根据塔夫茨大学药物开发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FDA最终批准上市的CNS药物的成功率(6.2%)不到非CNS药物(13.3%)批准率的一半。另一项数据显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发成功率仅约为8%。在一个有许多未满足临床需求和缺乏创新药的严峻背景下,这也导致了CNS新药变成爆款的机会倍增。据瑞银预测,礼来(Donanemab)和渤健(Lecanemab)两种阿尔茨海默症药物预计将分别达到超过50亿美元和48亿美元的销售峰值。与此同时,在多发性硬化症领域,罗氏的CD20单抗Ocrevus预计在2022年将达到全球销售峰值高达64亿美元,而渤健的前期主力产品富马酸二甲酯(Tecfidera)销售峰值曾一度达到44亿美元。作为全球第四大药品市场,CNS有着巨大的潜力,并有望在未来加速开发,争夺第三的位置。有哪些国内药企在早期就开始在CNS大市场进行布局?在中国的CNS药物领域,传统的老牌药企仍然是未来转型升级的主角。根据公开信息披露,除了大学和药物研究机构之外,目前最专注于研发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企业分别是恩华药业、绿叶制药、恒瑞医药和上海赛默罗生物。恩华药业名列第一,最新数据显示该公司至少有25个在研创新药项目,并且其中有13款一类新药已经进入IND及以上阶段。目前,公司已经在国内获批上市了TRV130,该药用于治疗成人严重疼痛,对注射阿片类药物有严重需求的患者。预计该药销售峰值将达到20亿元。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自研+引入”的双轮战略开发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并已经进入临床阶段,涵盖了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抑郁症等病症。目前进展最快的是依托咪酯升级产品NH600001(临床二期),该药用于麻醉诱导和短时手术麻醉。绿叶制药公司是中国首家成功实现CNS药物进军海外市场的药企。该公司旗下的Rykindo(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剂)已经获得了FDA的批准,可以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此外,绿叶制药还研发了用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和维持期治疗的LY03010(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该药品已经在美国关键的临床预设终点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有望加快进入海外商业化阶段。此外,绿叶制药在研发管线方面拥有超过15种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其中,很多药物目前处于临床后期研究阶段,包括LY3003、LY03010等。这些药物适用于包括CNS领域在内的各种疾病。恒瑞医药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有超过10个正在研发中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麻醉镇静药物。目前该领域是公司的核心产业。
378

健康体检:了解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每年秋季是进行健康体检的好时机。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体检究竟有什么作用?它能够发现所有疾病吗?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北京协和医院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副主任黄晓明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体检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误区和注意事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体检虽然可以进行全身检查,但并非万能的。一些急性疾病的发展极快,常规体检无法及时发现。体检通常能够发现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比如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同时也能发现一些隐藏的疾病迹象,例如结肠息肉、肺结节、甲状腺结节、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这些疾病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体检的频率,一般情况下,上班族按照单位的安排一年进行一次体检即可。四十岁以下的人群通常可以每两到三年进行一次体检,而四十岁以上的人群则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老年人一年进行一次体检已经足够。在进行体检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常规的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一些简单的物理检查,如量血压、测体重,听心肺、摸肝脾等。此外,建议将腹部超声或心脏彩超项目(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纳入常规体检项目。根据个人吸烟史,可能需要进行胸部CT检查。对于女性,可以增加妇科检查或乳腺检查项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肿瘤标记物并不适用于肿瘤筛查。这些指标往往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情况,因此在临床上更多用于癌症的辅助诊断。对于肿瘤的筛查,更推荐针对性的检查,如胸部CT用于肺癌筛查,或者大便检查和胃肠镜检查用于胃肠道肿瘤筛查。在进行体检前,需要遵守一些注意事项。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要保持空腹。建议在体检前一天保持清淡饮食,并于晚上睡前开始禁食,直到空腹项目检查完毕前才可以喝一些水。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即使禁食水,也不要停止常规服药。在体检时,应将个人规律服药的情况告知医生,以帮助医生了解慢性病的控制情况。在体检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合理安排检查流程。尽量将空腹项目放在前面进行,特别是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在完成空腹项目后要及时用餐,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最后,请勿自行解读体检报告。如果出现异常指标,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听取医生的专业意见,了解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观察。此外,体检报告应妥善保存,以便与历年报告进行对比,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发展情况和提醒自己需要注意的健康问题。
114

最新问答